跳到主要內容
今天各組討論自己的教學企劃有沒有問題,有沒有要進一步修改、更正的地方。
而今天更大的主題,是我們請到了四方報的編譯為我們進行演講。

同一時間,我們默默地執行@商品達人,今天要給同學們討論的是各種零食餅乾,平常在吃零嘴時,除了在意餅乾本身好不好吃,那麼對於它的價錢和分量,你又知道了多少呢?
@《四方報》:我們的故鄉,他們的異鄉
《四方報》是在臺灣的越南文、泰文、印尼文、菲律賓文、柬埔寨文為主,中文為輔之報紙型月刊。
《四方報》的名稱的由來,其意思在於連結散居在台灣四面八方的移民移工,透過報紙版面做為平台,集結這群相對弱勢的族群,一則相互打氣慰藉,一則爭取自身的權利。

內容除了東南亞各國當地的新聞之外,也將台灣當地新聞翻譯成為該國母語。
除了一般新聞,《四方報》其他的內容都是由大量由讀者來稿構成,有些甚至是將信件直接掃瞄刊登,且不支付任何稿費。
《四方報》是以服務在台灣之東南亞移民移工為宗旨。這樣的目的讓新住民更容易聚在一起,並能提升學習中文的能力、融入台灣社會。
當你看到身邊的移工移民,你將會用怎麼樣的角度去看待他們呢?
感謝編譯帶來來自高雄美濃的小紙傘做為有獎徵答活動的一部分,小紙傘打開的瞬間真的好美。
編譯們表示,他們總是戲稱自己是「盲人辦報」。其實他們並不是非常的了解東南亞語言,但基於為民服務的熱情,他們勇敢的去實踐了。
編譯們贈給同學們一份《四方報》。這對同學們可以說是難能可貴的經驗。除了聽到編譯們對該報的解說,還能實際翻閱《四方報》,更清楚瞭解《四方報》是怎麼樣的報紙。
最後,編譯們教同學們簡單的東南語系打招呼方式,讓同學們遇到那些移工移民們不再是閃躲,而是多了份親切。
有興趣的同學歡迎來四方報的Facebook點個讚,關注他們吧!